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失禁> 小便失禁> 儿童小便失禁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儿童小便失禁可能是遗尿症、神经源性膀胱、脑性瘫痪、糖尿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等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儿家长带其到医院就诊,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超过5岁的孩子仍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这会导致膀胱肌肉对储尿和排尿的控制不协调。遗尿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减少夜间尿床次数。
2.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这些损伤会影响膀胱和尿道的正常收缩和松弛,从而引起尿液潴留和失禁。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如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口服药物等。例如,患者可遵医嘱服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来缓解排尿困难。
3.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一种影响运动和姿势的长期残疾,由胎儿或婴儿期的大脑受损引起。这种损害可能导致膀胱和肠道的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尿失禁。针对脑性瘫痪引起的尿失禁,物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策略。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中药外敷等方式辅助治疗。
4.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影响到膀胱壁平滑肌的正常活动,使膀胱的贮尿能力下降,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通过饮食调整和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来进行治疗。
5.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由下视丘-垂体系统对血浆渗透压反应缺陷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尿量显著减少和尿钠浓度增高。该病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从而使膀胱充盈压迫神经产生尿意,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尿失禁。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利尿剂,如注射液以减少体内水分潴留。
建议关注孩子的日常饮水量和排尿频率,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若症状持续未改善,可以带孩子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以及膀胱功能评估。

2024-04-05 21: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唐湘永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汪国敏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黄发平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邓刚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杨克冰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黄以政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