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先心病> 宝宝先心病的七大症状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宝宝先心病可能表现为心悸、呼吸急促、发绀、生长迟缓、活动耐力差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心脏功能异常,建议尽快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心悸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使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影响血液流动。当心脏需要额外的努力来维持血液循环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和不规则。心悸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此外还可能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
2.呼吸急促
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的工作负荷,进而引发呼吸困难。这种症状通常在婴儿期出现,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深度加深。
3.发绀
如果存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血液从右向左分流,会导致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改变。发绀多出现在嘴唇、指甲床等处,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后更为明显。
4.生长迟缓
先天性心脏病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供氧情况,包括大脑、骨骼肌等重要器官组织,从而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生长迟缓可能伴随着身高低于同龄人平均值的现象。
5.活动耐力差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导致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在运动时会加剧这种情况,所以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日常活动中比同龄孩子更容易疲劳,休息后才能恢复。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等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地高辛片、卡托普利片等,严重者可能需手术矫正,例如经皮球囊主动脉瓣置入术、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症状变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定期复查并按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2024-03-27 05: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悸 (心慌)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 症状起因: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 可能疾病: 心咳 心脏病 痰饮 虚劳 血虚眩晕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