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面游风的中医病因病机
补充说明:面游风的中医病因病机
a******W 2021-08-09 16: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面游风的中医病因病机可能包括血虚风燥、湿热蕴结、血热风盛、肺胃蕴热、心火亢盛等,针对不同病因需要采用相应中药内服外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1.血虚风燥
血虚不能濡养肌肤,导致腠理开泄,外邪易于侵入;风性轻扬,易袭皮肤。两者相合,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当归饮子加减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
2.湿热蕴结
湿热之邪侵袭肌肤,郁久化热生风,致气血不和,肌肤失养所致。可配合医生通过服用龙胆泻肝汤等药物进行调理。
3.血热风盛
血热风盛是指体内血液循环加速,血液运行过快,导致风邪易于侵入人体,引起皮肤病变。针对此病因,可选用凉血消风散等中药方剂改善病情。
4.肺胃蕴热
肺胃蕴热会导致内热炽盛,上扰头面,故见面部红斑、丘疹等皮损。若确诊为肺胃蕴热所致,则需清泻肺胃积热,可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等中药材煎煮后饮用。
5.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时,火热之邪上攻于头面,灼伤阴液,使津液亏耗而干燥,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可采取针灸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如曲池穴、少府穴等穴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减少症状发作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皮肤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风通圣丸、丹栀逍遥丸等药物进行干预。
2024-01-01 08:0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面游风是一种因皮脂分泌过多所引起的慢性、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多发于面部,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故称之为面游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游风》云:“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c>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水,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痒甚者,宜服消风散;痛甚者,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抹摩风膏缓缓取效。”本病以皮肤鲜红色或黄色斑片、表面覆以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壮年或婴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相当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皮脂溢出症。
痫愈胶囊
豁痰开窍,安神定惊,息风解痉。主治癫痫,用于风痰闭阻所致的癫痫抽搐,小儿惊风,面肌痉挛。
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
适用于浅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足癣、体癣、股癣。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至圣保元丸
本品功效为祛风化痰,解热镇惊。用于小儿痰热内闭,外感风寒,身热面赤,咳嗽痰盛,气粗喘促以及风热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