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靶向治疗>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靶向治疗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靶向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靶向治疗

补充说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靶向治疗

a******W 2021-08-06 16:37

血管内皮瘤 靶向治疗 肿瘤 酪氨酸 血管 空腹 化疗 胃癌 结直肠癌 肺癌 肾细胞癌 癌症 结肠癌 乳腺癌 高血压 疲劳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阿帕替尼、贝伐珠单抗、依维莫司等。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负荷,从而缓解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症状。该药物能够阻断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干扰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通常作为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VEGFR、PDGFR和c-Kit等蛋白表达,进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存活。此药物针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的VEGF家族成员发挥高效拮抗作用,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3.阿帕替尼
阿帕替尼一般需要空腹服用,每次0.25g,每日一次;其可竞争性地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2酪氨酸激酶,阻断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该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系统化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对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具体用法需遵医嘱;其能特异性地与VEGF-A结合,阻断其生物活性,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该药可用于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辅助治疗,对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通常采用口服方式给药,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主要是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而发挥作用。该药主要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但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等,因此对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接受上述靶向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高血压、疲劳等。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大小和分布,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3-01 19: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管内皮瘤 (恶性血管肉瘤,血管内皮肉瘤)

骨原发性恶性血管内皮瘤又称血管肉瘤或血管内皮肉瘤,极为少见。最早是Kokodny于1926年报道,至1971年国外文献仅达百例,国内少见报道。Huvos提出的定义是指“于肿瘤中形成不规则但互相吻合的管腔,以一层或数层不典型内皮细胞为边界,具有间变不成熟表现的肿瘤细胞”。Spjut提出:“血管内皮肉瘤系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的血管系统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表现,并有形成弯曲而互相吻合的血管倾向”。本病占骨肿瘤的0.1%~0.4%,占恶性骨肿瘤的0.5%~1%,占原发性脊柱肿瘤的4.2%。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10~40岁者占70%。此病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脊柱少见,主要位于胸、腰椎及骶椎,颈椎偶见个案报道。肿瘤由骨血管内皮细胞或向内皮分化的间叶细胞所组成。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较早发生肺转移。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