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淋巴结充血症状
补充说明:淋巴结充血症状
2021-08-05 16: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淋巴结充血患者,会出现红肿,有疼痛,甚至淋巴结中央有化脓等异常。多数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溶血性链球菌。如果在下颌附近出现淋巴结充血,有可能是口腔内部发生炎症继发。如果是因为这些病原体感染所导致淋巴结异常,应该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平时也要注意多喝水。
2021-11-23 09: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由日本红十字中心的川崎(Kawasaki)于1967年首先报道,故又称Kawasaki综合征。本综合征好发于儿童病原未明,为一种独立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嘴唇潮红及皲裂、手足硬性红肿、全身多形性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后出现关节炎及心血管病变,严重者可因心肌梗死而死亡。
症状起因: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反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都强烈提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与某种传染性病原因子相关,曾疑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立克次体、痤疮丙酸杆菌变异株及反转录病毒等感染所致,但经标准的细菌、病毒培养和广泛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均未获得证实。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流行世界各地,每3~6年发生群体性暴发,以日本和美国夏威夷发病率最高。中国1975年始有病例报道,至今已有数百例。MCLS在婴儿及儿童均可发病但80%~85%患者为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男女之比为1.5~1.8∶1无明显地区性和季节性,多呈散发。传播途径不明确。 发病机制: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原未明,因而有关发病机制也难以阐明。研究认为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是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发生的起因。超抗原反应不同于经典的抗原抗体反应,它的特点是有很多的免疫细胞参与有些细菌外毒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葡萄球菌肠毒素A至E,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B及C,支原体毒素以及某些反转录病毒均可以与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位点结合然后再结合到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Vβ)的特殊部位这种侧面的铰链样结合既可显著地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又可选择性地刺激特殊T细胞使其克隆及增生,释放超量细胞因子,包括IL-1,IL-2TNF-α和IFN-γ等,导致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Melish发现川崎病急性期患者的TCR-Vβ2及TCR-Vβ3有过度表达,恢复期转为正常Leung等对16例川崎病患者的咽直肠腋窝、腹股沟采集的标本进行培养,获得细菌毒素13例,其中1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TSST-1,2例为链球菌产生的致热毒素B和C。因而认为造成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超抗原反应主要是细菌毒素,特别是TSST-1。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急性期患者血清总补体及C3水平下降免疫复合物检测呈强阳性反应,至恢复期这些变化逐渐复常。采用静脉内滴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并能预防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上述现象都支持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某些致病因子所诱发的免疫损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
磺胺嘧啶银乳膏
本品用于预防或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感染,包括对该药呈现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念珠菌等真菌所致者。
左氧氟沙星片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得到检验结果之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与此类中的其他药物相同,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掌握病原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持续敏感,并在细菌出现耐药性后能够及时发现。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如静脉滴注对患者更为有利时(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等)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已证明或怀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7~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注:MDRSP(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指对下列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青霉素(MIC≥2μg/mL),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口恶唑。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 或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10~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轻度至中度),包括脓肿、蜂窝织炎、疖、脓疱病、脓皮病、伤口感染。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或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急性肾盂肾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吸入性炭疽(暴露后) 适用于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治疗,在暴露于炭疽杆菌喷雾之后减少疾病的发生或减缓疾病的进展。左氧氟沙星的有效性基于人体的血浆浓度这一替代终点来预测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对炭疽吸入暴露后的预防作用尚未对人体进行试验。成人中超过28天疗程治疗的左氧氟沙星的安全性尚未研究。仅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能使用左氧氟沙星长期治疗。
头孢呋辛酯片
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除外)等肠杆菌科细菌敏感菌株所致成人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上颌窦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无并发症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等,儿童咽炎及脓疱病等。
头孢呋辛酯胶囊
本品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除外)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敏感菌株所致成人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上颌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无并发症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儿童咽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及脓疱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