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么会得神经性尿频
补充说明:怎么会得神经性尿频
a******W 2021-08-01 20: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怎么会得神经性尿频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心理因素、膀胱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易感性
神经性尿频可能有家族聚集现象,表明其发病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患者亲属中可能存在类似的病史,因此需要考虑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2.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对排尿中枢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引起尿频。针对这类原因导致的症状,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
3.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是指膀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或舒张,导致尿液不能顺利排出。这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感染或其他病理变化引起的。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脑炎、脊髓炎等,这些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控制排尿的大脑区域,进而导致尿频的发生。针对此类病因所致的尿频,常采用营养脑细胞的治疗方法,如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利福平等具有利尿作用,会导致尿量增加,进而出现尿频的现象。对于由药物引起的尿频,应咨询医生是否调整处方以减少不适。
此外,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行为训练,以帮助缓解压力和改善症状。必要时,还应进行头颅MRI扫描以排除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2024-01-08 04:2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