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胆汁淤积性黄疽> 什么是胆汁淤积性黄疽

精选回答(1)

何宗全 主任医师 铜陵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普外科常规疾病的诊治,能独立完成肝胆胰胃肠等大中型手术,尤其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腔镜治疗。

提问

胆汁淤积性黄疽是指肝内胆汁淤积所引起的黄疸,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适。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腹部彩超、CT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2021-07-24 16: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