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儿童溶血性尿毒症是怎样引起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儿童溶血性尿毒症可能是由感染志贺样不产毒大肠埃希菌、遗传性或获得性补体缺陷、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冷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志贺样不产毒大肠埃希菌
志贺样不产毒大肠杆菌O157:H7通过其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与黏膜下结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促进细菌入侵并损伤宿主细胞。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导致肠道炎症和出血,进而诱发溶血性尿毒症。感染控制是关键,包括抗生素治疗、水和食物卫生教育以及密切监测病情进展。
2.遗传性或获得性补体缺陷
补体缺陷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无法有效清除病原体,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持续的感染状态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进一步损害肾脏和其他器官,引发溶血性尿毒症。基因检测和实验室补体水平测定有助于诊断,针对性治疗需依据具体缺陷类型进行。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液中单克隆IgM增多,高浓度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C3,产生膜攻击复合物,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溶解坏死,出现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等,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缓解病情。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自身抗体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中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并在肾脏沉积,引起免疫介导性肾炎,导致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进而引发溶血性尿毒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可用于治疗,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5.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血症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当冷球蛋白与补体系统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导致补体激活和炎症反应,从而损伤肾脏及其他器官组织。对于冷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采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奥法木单抗注射液等,以减少B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冷球蛋白的合成。
建议关注患儿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可能含有志贺氏菌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防止接触潜在的感染源。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针对特定疾病的特异性检测,以辅助诊断。

2024-02-21 23: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毒症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