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黄疸可能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病、母乳喂养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了肝脏处理能力,导致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增多。可通过光疗进行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排出体外。
2.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障碍
当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时,会导致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积累,进而引起黄疸。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可以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促进其从肾脏中清除。
3.胆汁排泄障碍
如果胆道发生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胆红素返流入血,引起黄疸。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解决胆汁排泄障碍的有效方法,如胆总管切开术、T管引流术等。
4.先天性溶血病
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提前破裂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能力而出现黄疸。如果是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则需要通过脾脏切除术来减少红细胞破坏。
5.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内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被重新吸收入血,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轻度升高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则需暂停母乳喂养48至72小时。
针对新生儿黄疸,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和眼白是否呈黄色。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囊大小和形态,以及血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2024-01-16 01: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