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吃什么药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神经性尿频可以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去氨加压素、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神经性尿频可能与膀胱功能障碍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通过阻断膀胱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副交感神经对膀胱的刺激,从而缓解尿频。适用于治疗由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尿频。长期使用抗胆碱能药可能导致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张力,改善尿频的症状。对于因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的神经性尿频有较好的效果。患者需遵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同时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去氨加压素
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能够增加水重吸收和减少尿量,减轻尿频症状。适用于治疗夜间遗尿症及日间过度活动障碍伴随的多尿。该药物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风险,不宜长期使用。另外,糖尿病患者禁用此药。
4.阿托品
阿托品具有解痉的作用,可松弛平滑肌,包括膀胱逼尿肌和平滑肌,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缓解尿频症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应慎用。此外,哺乳期妇女也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5.普鲁本辛
普鲁本辛为一种非苯二氮卓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镇静催眠、解除焦虑以及肌肉松弛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神经源性尿频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针对神经性尿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硝西泮片、奥硫颠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助于控制症状。

2024-03-23 00: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