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神经性尿频吃什么药
补充说明:神经性尿频吃什么药
a******W 2021-07-07 10: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神经性尿频可以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去氨加压素、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神经性尿频可能与膀胱功能障碍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通过阻断膀胱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副交感神经对膀胱的刺激,从而缓解尿频。适用于治疗由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尿频。长期使用抗胆碱能药可能导致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张力,改善尿频的症状。对于因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的神经性尿频有较好的效果。患者需遵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同时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去氨加压素
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能够增加水重吸收和减少尿量,减轻尿频症状。适用于治疗夜间遗尿症及日间过度活动障碍伴随的多尿。该药物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和依赖性风险,不宜长期使用。另外,糖尿病患者禁用此药。
4.阿托品
阿托品具有解痉的作用,可松弛平滑肌,包括膀胱逼尿肌和平滑肌,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缓解尿频症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应慎用。此外,哺乳期妇女也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5.普鲁本辛
普鲁本辛为一种非苯二氮卓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镇静催眠、解除焦虑以及肌肉松弛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神经源性尿频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针对神经性尿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硝西泮片、奥硫颠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助于控制症状。
2024-03-23 00: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多发人群:成年人
典型症状: 尿急 排尿不畅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上尿路结构和功能损害 无尿
临床检查: 尿急 排尿不畅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上尿路结构和功能损害 无尿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
小儿七星茶颗粒
定惊消滞。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