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脊髓性肌肉萎缩> 脊髓性肌肉萎缩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脊髓性肌肉萎缩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减少、脊髓前角细胞损伤、肌无力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导致运动神经元退化和死亡。SMA患者通常需要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综合管理,以改善生活质量。
2.神经递质减少
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其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神经调控而发生废用性肌萎缩。神经递质是参与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一类化学物质,当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其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从而影响到骨骼肌的功能。对于神经递质减少引起者,可遵医嘱使用利鲁唑片进行治疗。
3.脊髓前角细胞损伤
脊髓前角细胞损伤是指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控制肌肉收缩的信号无法正常传递,进而引发肌肉萎缩。针对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可以考虑采用针灸疗法刺激穴位来辅助治疗。
4.肌无力综合征
肌无力综合征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引起肌肉收缩乏力甚至瘫痪。常用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通过增强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来缓解症状。
5.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脊髓前角细胞出现炎症反应,可能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错误识别,触发了免疫应答,导致攻击自身的组织。针对此类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检测,以评估肌肉受损的程度。
脊髓性肌肉萎缩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肌电图和血液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2024-04-06 00: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推荐医生更多

庄慧魁 主任医师

提问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麦坚凝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戴俊平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钟天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