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道> 肠道> 肠道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道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肠道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补充说明:肠道多发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W 2022-09-18 21:28

肠道 息肉 结肠 大便潜血 结肠镜检查 直肠 免疫力下降 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片 大便 腹泻 便秘 灌肠 造影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肠道多发息肉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长期炎症刺激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生长,进而形成息肉。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者,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
2.环境因素
主要是因为患者经常处于环境污染较重的环境中,有害物质摄入过多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从而诱发息肉的发生。建议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以及直肠指诊等常规筛查。
3.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劳累、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息肉发生概率增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息肉的关键,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4.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高脂、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促进息肉形成。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有助于降低息肉风险。
5.长期炎症刺激
慢性炎症反应会引起局部组织增生,当炎症因子持续作用于肠道时,可能会出现息肉的情况。针对此类病因所致的息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症状,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但需注意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应关注自身的大便性状及排便频率变化,若发现有腹泻、便秘交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例如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造影等,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病变。

2024-04-05 14: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 症状起因: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 可能疾病: 大肠恶性淋巴瘤 子宫息肉 宫颈息肉 肠道息肉病 肿瘤性息肉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妇科、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