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步态蹒跚> 共济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精选回答(2)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共济失调的症状主要包括平衡障碍、运动协调障碍、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1、平衡障碍

共济失调可能跟小脑、脑干等部位受到损伤有关,容易出现平衡障碍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站立不稳、走路歪斜等,甚至会出现摔倒的情况。

2、运动协调障碍

共济失调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无法进行精细动作,比如无法进行跑步、跳跃等。

3、肌张力减低

共济失调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导致肌张力减低,容易出现运动迟缓、肌肉颤抖等症状。

4、眼球运动障碍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眼球的运动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复视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

5、言语障碍

共济失调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发音不准、声音嘶哑等,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失语。

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平衡训练、肌肉训练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019-07-28 16:12

举报

赵桂珍 主管护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提问

你好,对于你所的情况,
人体姿势的保持和随意运动的完成,与大脑、基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它分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遗传性共济失调四种类型因为其病因繁多,同一种药物治疗不同原因的共济失调疗效差异很大,故现如今临床对本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或方法。这种疾病还是很严重的 ,共济失调的症状,现如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只能是治疗原发病,相应的做一些对症治疗,再配合针灸治疗。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上这些仅供你参考,祝你身体健康。

2018-11-19 20:25

举报

医生回答(2)

冯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共济失调可能表现为站立不稳、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吟诗样语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系统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站立不稳
共济失调患者由于小脑受损导致肌肉运动不协调,无法保持身体平衡。此症状表现为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摇晃或倾斜现象,在行走时更为明显。
2.眩晕
共济失调可能伴随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当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会导致机体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产生眩晕感。这种眩晕通常为位置性眩晕,即改变头部姿势时加剧,且持续时间较短。
3.呕吐
共济失调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进而引发恶心和呕吐。呕吐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也可能伴随着腹部不适或其他消化道症状。
4.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会影响眼部肌肉控制,使眼球难以稳定跟踪物体,从而引起震颤。眼球震颤通常表现为非自主性的快速来回摆动,可以在明亮或闪烁的环境中更加明显。
5.吟诗样语言
共济失调会影响到舌咽肌的功能,导致发音不清,形成特殊的语言模式。患者可能会用舌头抵住上颚,然后突然松开,发出类似“啊”的声音,这是吟诗样语言的特点之一。
针对共济失调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头颅MRI、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大脑结构。物理疗法和职业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运动协调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应避免危险的活动,如独自驾驶或操作重型机械,以免因平衡问题造成意外伤害。

2024-02-16 20:51

举报

李文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睡觉有时为不停震颤。

2017-04-27 11: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