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连平 主任医师 友谊县人民医院

擅长: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鉴别诊断,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提问

莱姆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这种螺旋体通过蜱虫叮咬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变。这种病原体主要侵犯人体的关节、肌肉、骨骼和皮肤等部位。由于这种病原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生存时间较长,因此疾病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流行。莱姆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平均3-4周。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心脏炎、神经系统受累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挠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做好自身的保暖措施,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18-02-01 06:32

举报

医生回答(5)

闵海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传播,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关节炎、神经系统病变等。
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该病原体能够穿过蜱传播给人类。螺旋体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扩散至全身各处,导致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损伤组织器官。莱姆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红斑、关节肿胀与疼痛、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针对莱姆病的诊断通常需进行血液培养、血清学检测如ELISA法、PCR技术分析患者血样中的螺旋体DNA。莱姆病的治疗常选用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青霉素V钾片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消灭体内存在的螺旋体。
莱姆病患者应避免接触未经过处理的草丛和野生动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4-01-02 05:09

举报

王焕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莱姆病1.症状(1)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三期。(2)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3)第二期发病后数周或数月,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4)第三期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常反复发作。

2016-03-31 21:59

举报

闵真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传播,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关节炎、神经系统病变等。
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该病原体能够穿过蜱传播给人类。螺旋体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扩散至全身各处,导致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损伤组织器官。莱姆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红斑、关节肿胀与疼痛、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针对莱姆病的诊断通常需进行血液培养、血清学检测如ELISA法、PCR技术分析患者血样中的螺旋体DNA。莱姆病的治疗常选用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青霉素V钾片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消灭体内存在的螺旋体。
莱姆病患者应避免接触未经过处理的草丛和野生动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16-03-31 21:59

举报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莱姆病: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据报道疫区室外工作人员劳动一天后有40%被蜱叮咬史,或可从其皮肤、衣服等处找到蜱。室外消遣活动如狩猎、垂钓和旅游等均可增加感染莱姆病的危险性。

2016-03-31 21:59

举报

张大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莱姆病(一)取穴主穴:分为3组。1.扶突、曲池、内关、少海;2.环跳(或承扶)、委中,冲门、阳陵泉、马尾神经点、脊髓点;3.翳风、听会,颊车、地仓。马尾神经点位置:骶椎与尾椎之间。脊髓点位置:支配瘫痪肢体相应脊髓节段的棘突间隙。(二)治法第一组用于上肢瘫痪,第二组用于下肢瘫痪,第三组用于面瘫。据症选取穴位,每两穴组成一对电极,用28号毫针,针刺至出现闪电式传导感。其中,马尾神经点,针尖向上,平刺6~8厘米;脊髓点,宜直刺4~6厘米,使针尖达硬膜外。然后用BT-701A型电针仪,正脉冲不小于25V,负脉冲不小于45V,通电7~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直至神经功能恢复或不再继续进步。一般须治疗半年以上。

2016-03-31 21: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莱姆病 (莱姆氏病,莱姆疏螺旋体病,赖姆疏螺旋体病)

莱姆病(Lyme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 borreliosis)。疾病初期常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1975年,本病成批地集中发生美国康涅狄格州Lyme镇的儿童中,因而得名。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