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引产>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

医生回答(5)

余若权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及阻止细菌DNA复制,从而发挥其抗菌作用。该药尤其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所患的多种感染,如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本品禁用于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慎用于肝功能不全者。
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时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严格按医嘱执行用药计划。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药物共用,以减少潜在风险。

2024-01-28 18:33

举报

诸净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3、低渗性脱水:严重低渗性脱水时,脑细胞内溶质减少以维持细胞容积。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迅速回升,可致脑细胞损伤。一般认为,当血钠低于120 mmol/L时,治疗使血钠上升速度在每小时0.5mmol/L,不超过每小时1.5mmol/L。当血钠低于120 mmol/L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给予3-5%氯化钠注射液缓解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时内将血钠浓度提高至120 mmol/L以上。补钠量(mmol/L)=(142-实际血钠浓度mmol/L) 体重Kg 0.2。待血钠回升至120 -125mmol/L以上,可改用等渗溶液或等渗溶液中酌情加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或10%氯化钠注射液。

4、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ml,以后根据碱中毒情况决定用量。

5、外用:用氯化钠注射液洗涤伤口、冲洗眼部。

2015-12-18 23:10

举报

张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2、等渗性脱水:原则给予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但上述溶液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血浆,单独大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故可将0.9%氯化钠注射液和1.25%碳酸氢钠或1.86%(1/6M)乳酸钠以7:3的比例配制后补给。后者氯浓度为107 mmol/L,并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给量可按体重或红细胞压积计算,作为参考:按RBC压积计算: 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 体重Kg 0.2)/正常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为42%。

2015-12-18 23:10

举报

张扬心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氯化钠注射液适应症 编辑
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用等渗或低渗氯化钠可纠正失水和高渗状态;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洗涤伤口等;还用于产科的水囊引产。[1]

2 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 编辑
1、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时患者脑细胞和脑脊液渗透浓度升高,若治疗使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过快下降,可致脑 水肿,一般认为在治疗开始的48小时内,血浆钠浓度每小时下降不超过0.5mmol/L。若患者存在休克,应先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并酌情补充胶体,待休克纠正,血[Na ]>155mmol/L,血浆渗透压>350mOsm/L,可给予0.6%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待血浆渗透压<330mOsm/L,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所需补液量(L)=([(血[Na ] mmol/L-142)]/ 血[Na ]mmol/L) 0.6 体重Kg 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

2015-12-18 23:10

举报

郭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氯化钠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是0.9%的氯化钠水溶液,又叫生理盐水,为无色的澄明液体,味微咸。静脉滴注,可纠正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氯化钠静脉注射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但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氯离子均可被肾小球滤过,并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氯化钠注射液还可以用来冲洗伤口,作用有很多。

2015-12-18 23: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脱水

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导致不同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