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
补充说明: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
a******W 2015-10-09 12: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引起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能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在调整饮食后可逐渐改善。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于感染、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肾小球损伤,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青霉素V钾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会导致肾小球损伤,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高血压肾病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但是没有及时控制血压,导致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最终将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应以低盐、低脂、低嘌呤、低蛋白的饮食为主,并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可适量食用一些瘦肉、牛奶、鸡蛋等。也可遵医嘱使用氢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症状加重。
2019-01-30 21:05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尿蛋白偏高不稳定,属于肾功能紊乱的情况,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注意的是不能以蛋白多少来判断病情,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因注重肾脏功能治疗与恢复。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改善肾小球的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尿蛋白,纠正病理生理的异常,阻止或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保护肾脏功能。详细情况,到当地医院肾内科咨询一下看看,
2017-08-21 07:4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6)
这种情况是小腿浮肿,可能是特发性的水肿,见于女性多,原因不明。但应该要排除其他原因。
要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心肾,血管栓塞,静脉曲张等方面的疾病。可以查甲状腺功能等。如果血白蛋白不低,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就没有意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主要看尿中蛋白丢失的量。特发性水肿注意饮食少放盐,可以适当使用螺内酯治疗
2016-11-30 20:13
举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蛋白在人体直立太久状态下、剧烈运动后、喝大量牛奶后都可能产生,检查时也要避免生理性蛋白。
2015-10-09 12:44
举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你是确诊已经得了肾病是么,这样的话,0.6的蛋白是不错的,一般控制来说,肾病的尿蛋白大范围要控制在1G以下,但是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高血压肾损害,本来它的尿蛋白就少,可能控制的要求就更少点才行,至于你这个0.6数值来看控制的很好,0.5以下的肾病发展的比较缓慢的,当然也要看您这个尿蛋白的走势,0.6是逐渐升高还是逐渐降低的,处于下降的趋势的话,那么您的肾病控制的不错,因为尿蛋白是肾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
2015-10-09 12:44
举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指导意见:你好,能活多久与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密切相关。至于患者患病后的寿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精神心理等共同决定的。最好及时治疗。指导意见: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症候群。只要具备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就可以诊断
2015-10-09 12:44
举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肾小球微小病变起病多无诱因,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过敏史。肾小球微小病变很容易复发,避免感染感冒,过敏,过度劳累。增强免疫力。
在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豆类及其制品,少食油腻;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吃补品补药
2015-10-09 12:44
举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SLE 是需要打持久战的,心态一定要好。很多病人面对尿蛋白都会感觉到无助。总时不时在波动,时好时坏的!对于如何保持尿蛋白稳定,这个问题对于很多病友都十分在乎的。现在我按经验告诉你一些可以平时改善的办法:一,在有尿蛋白期间最好,优质蛋白饮食,别暴饮暴食,不要吃用过多的豆类食品,因为这样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害处多多。二,在尿蛋白活动期间,千万别劳累过度,如有工作,请现在工作强度低的,多休息。休息很重要!三,一定要按时服药,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中药合璧治疗。毕竟中药比较固本。四,尽量不要感冒或者感染,对于身体有微小病变的地方请尽快清理病灶,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尽量使用不对肾脏损害的药物。其实,生活处处注意一下,心态好点。那么这个也没有什么的。。祝你早日转阴!
2015-10-09 12:44
举报向医生提问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 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 1.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癫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2.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质由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浆中有大量轻链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称凝溶蛋白或称本一周蛋白(Benee.None protein)尿液加温至45~60℃,凝溶蛋白开始凝固,尿液浑浊,再继续加温至沸点时则溶解,尿液清凉,再冷却至60℃以下时又出现浑浊、沉淀或凝块。此试验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进而应多部位拍骨片,可发现骨质破坏(多在颅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检查。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2)组织性蛋白尿 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尼伤、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质分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尿,见于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较多,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营型,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3.体位性蛋自尿 其特点蛋白尿的出现与体位有关,长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体位蛋白尿是由于肾静脉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引起暂时的循环障碍所致,卧位1h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疑有体位性蛋白尿时,分别测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现显著差别。脊柱前凸引起者,嘱患者背靠墙直立 10 min后观察,若尿蛋白出现可确立诊断。诊断体位性蛋白尿应慎重,需长时间随访,一般观察5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肾功能持续正常,方可诊断。一旦发现持续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损害时,应及时纠正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机 理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较小蛋白滤出如核糖核酸酶、溶菌酶、卵蛋白、肌肉释放的肌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尿中可有小于30 mg/min蛋白出现,但被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当肾小球基底膜有损害时,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或肾小管病变,蛋白再吸收能力下降,两者均可引起蛋白尿的增加。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带负电荷,故对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易漏出称电屏障功能。基底膜的电屏障功能作用是很大的,有人提出肾小球壁固定负电荷减少,不仅会导致蛋白质大量进人泌尿腔,还会使分子较大的物质在系膜中积聚,甚至能影响循环中免疫复合物,使其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沉积。
可能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伴发的葡萄膜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性巩膜炎 老年人尿路感染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内科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