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足跟痛
补充说明:足跟痛
a******W 2015-08-18 18: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足跟痛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步态异常,可能伴有跟垫压痛、跟骨增生或跟腱炎。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足跟部疼痛
足跟痛可能是由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疾病导致的炎症反应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局部组织受到刺激和损伤,从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出现在脚后跟处,在行走或站立时会加剧。
2.步态异常
当患者存在足跟痛的情况时,由于患处存在不适感,所以会出现跛行的现象。患者可能表现出踮脚尖走路或者摇摆不定的步态,以减少足跟接触地面的时间和压力。
3.跟垫压痛
跟垫压痛是足跟痛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是因为跟垫软组织受到长期压迫或摩擦而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跟垫位于足跟与鞋底之间,当其受到刺激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刺痛或灼热感。
4.跟骨增生
跟骨增生是由跟骨关节面软骨退变、破坏、消失,继而导致周围骨质增生硬化所形成的一种慢性关节疾患。增生的骨质可刺激周围的韧带、滑囊、肌腱等组织,引起疼痛和不适。跟骨增生通常发生在跟骨下方,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跟骨处有硬块或结节。
5.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长时间超负荷使用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导致跟腱过度拉伸或磨损所致。跟腱受到反复微小创伤后,会引起跟腱组织水肿、充血、纤维化甚至断裂,进而出现跟腱炎的症状。跟腱炎患者的跟腱处会有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跟腱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针对足跟痛,建议进行X光片、MRI或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跟骨和跟腱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如按摩、矫形鞋垫或定制支具,以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平时应避免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走路,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减轻足跟的压力。
2024-02-11 09:5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足跟痛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包括内服药、外用药,按摩、手术等。另外也可以经过辨证后选用中药治疗。不过建议你通过中药治疗,因为口服药物很难达到病灶位,即使达到病灶部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效果肯定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感觉吃完了口服药,肠胃非常的不舒服;这就是口服药发生了负作用。传统膏药:基本上都是治疗风湿痹症类骨关节疾病(没有明确标注治疗足跟痛),而足跟痛属于无菌性炎症类,所以普通膏药治疗足跟痛是没有效果的。普通治疗医院也只能给患者用一般的止痛药、抗生素、打封闭针,目前医院对于足跟痛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治疗。一般都是给开一些止痛活血的药。针灸理疗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后期康复效果显著。但也只能是辅助治疗,足跟痛属于血液循环末梢的无菌性炎症,简单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炎症,治愈足跟痛。而远洋足跟痛贴采用足病世家验方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运用生物透皮吸收技术,使药物直达患处。本品通过行气化瘀,舒筋散结,修复神经,重组经络等,从源头上消除足跟痛、脚干、脚裂、脚部肿痛的各种症状,真正做到“骨里拔刀”的效果!
2015-08-18 18:57
举报向医生提问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可能疾病: 嗜酸性筋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跖管综合征 跟腱后滑囊炎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薏辛除湿止痛胶囊
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用于痹症寒湿闭阻,瘀血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硒酵母片
补硒药。适用于低硒的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或其他低硒引起的疾病。
西洛他唑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