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恶露> 产后子宫收缩

精选回答(1)

邓伟 副主任护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擅长: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康复,妇科疾病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问题等

提问

产后子宫收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目的是促进子宫内的恶露排出,同时也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

产后子宫收缩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子宫平滑肌的肌纤维发生收缩,从而减少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同时,子宫收缩也可以促进子宫内的恶露排出,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恶露会排出干净。在此期间,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勤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以免引起感染。产妇在产后子宫收缩时,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如果疼痛症状比较轻微,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建议产妇在产后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同时,产妇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可以适量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

2018-10-25 09:26

举报

医生回答(2)

姚平静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产后子宫收缩可以采取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腹式呼吸训练、盆底肌康复训练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非药物干预
非药物干预包括产褥期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心理支持,旨在通过科学指导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功能。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食欲及睡眠质量,进而辅助子宫收缩恢复至正常状态。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缩宫素类似物、止血剂或其他处方药,需按医嘱执行。这些药品能够模拟自然分娩后体内产生的激素作用机制,加速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强度,从而减少出血量并促进伤口愈合。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施行电刺激或温热疗法。针灸可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促进子宫收缩具有积极效果。
4.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涉及学习深吸气和缓慢呼气,每日练习数次以改善肺活量和心肺功能。腹式呼吸有利于增加膈肌活动范围,间接压迫内脏器官向上移动,对促进子宫收缩有积极作用。
5.盆底肌康复训练
盆底肌康复训练包括一系列针对盆底肌肉群的锻炼计划,如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加强盆底肌肉张力和支撑力量,从而改善尿失禁等问题,并促进子宫恢复原位。
产后应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以免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建议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

2024-02-08 05:07

举报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产后子宫收缩可以采取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腹式呼吸训练、盆底肌康复训练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非药物干预
非药物干预包括产褥期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心理支持,旨在通过科学指导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功能。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食欲及睡眠质量,进而辅助子宫收缩恢复至正常状态。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缩宫素类似物、止血剂或其他处方药,需按医嘱执行。这些药品能够模拟自然分娩后体内产生的激素作用机制,加速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强度,从而减少出血量并促进伤口愈合。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常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施行电刺激或温热疗法。针灸可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促进子宫收缩具有积极效果。
4.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涉及学习深吸气和缓慢呼气,每日练习数次以改善肺活量和心肺功能。腹式呼吸有利于增加膈肌活动范围,间接压迫内脏器官向上移动,对促进子宫收缩有积极作用。
5.盆底肌康复训练
盆底肌康复训练包括一系列针对盆底肌肉群的锻炼计划,如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加强盆底肌肉张力和支撑力量,从而改善尿失禁等问题,并促进子宫恢复原位。
产后应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以免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建议产妇采取舒适的体位,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

2015-08-14 09: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坐月子 (产褥期)

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