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佝偻病> 佝偻病的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佝偻病的治疗可能包括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户外活动增加以及骨骼畸形矫正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维生素D补充
通过口服维生素D制剂或定期接受日光浴来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矿化过程。对于佝偻病患者而言,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其缺乏状态,辅助治疗佝偻病。
2.钙剂补充
钙剂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具体剂量和频次需遵医嘱调整。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之一,补钙能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流失;佝偻病患者常伴随低血钙症,此时补钙有利于纠正电解质失衡并支持骨骼健康。
3.户外活动增加
鼓励患者多参与阳光照射强度较高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够合成天然维生素D3,从而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此外还能刺激生长因子释放,间接地起到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
4.骨骼畸形矫正
通过物理疗法或手术矫正法,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或手术操作。针对因佝偻病引起的骨骼变形情况进行矫正,旨在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早期干预有助于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并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佝偻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液中钙和维生素D的浓度,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均衡饮食,保证充足日照时间,也有助于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2024-01-10 21:41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维生素D缺乏 (45%):
维生素D缺乏是本病发开门见山的主要原因。Vit D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同源性,由日光中波长296~310μm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基底层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转化为胆骨化醇(cholec alciferol)即维生素D3(VitD3)。另一途径外源性,即摄入地食物中含VitD,如肝类含15~50IU/kg①,牛奶3~40IU/L,蛋黄25IU/个。但这些食物中VitD含量很少,不敷机体所需。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维生D2(骨化醇,Calciferol)。VD2与VD3皆可人工合成对人的作用相同。
紫外线照射不足(20%):
紫外线照射不足也是VitD缺乏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北方。紫外线照射皮肤,可获就可获得足够VitD3。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尤以阳光日照时间长短不同,南方归照时间长,佝偻病发病率低,北方日照时间短,发病较高。但日光中紫外线易被尘埃、烟雾、衣服及普通玻璃所遮挡或吸收。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快、城市建筑多,在某些地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高楼大厦档光,蛰居生活等,均能影响日光紫外线的照射。
生长过速(20%):
所需VitD亦多。因此生长快的小儿容易发生佝偻病,早产儿体内钙、磷储备不足,生后又生长较快,如缺VitD,极易发生佝偻病 。
食物因素(5%):
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亦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如人乳中钙、磷比例适宜,其比例为2:1,易于吸收;而牛奶含钙、磷虽多,但磷过高,吸收较差,故牛奶喂养儿的佝偻病发病率比人乳喂养儿为高。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形成不溶性植素钙,不易吸收。
慢性病(5%):
慢性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肝、胰、肾疾患均可影响VD及钙、磷的代谢。
酸、碱度不适宜,亦可影响肠对钙、磷的吸收。一般以肠道pH较低时,钙磷吸收较多。

2015-07-24 20: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骨软化病,骨软化症,骨质软化,软骨病,英吉利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 rickets),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它疾病。近年来,严重佝偻病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