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电解质紊乱> 什么是电解质紊乱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电解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物质,主要包括钾、钠、钙、镁、磷等,如果这些电解质出现紊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1、钾

钾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细胞内,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果体内的钾元素含量过低,可能会导致肌肉无力、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钠

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脑组织、细胞外液中,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果体内的钠元素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高钠血症,患者会出现口渴、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托拉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

3、钙

钙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血液中,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果体内的钙元素含量过低,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肌肉痉挛、口周麻木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4、镁

镁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细胞内,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果体内的镁元素含量过低,可能会导致肌肉无力、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溶液、氯化镁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磷

磷是人体内的一种有机磷,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血液中,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果体内的磷元素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高磷血症,患者会出现口渴、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醋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07 20:59

举报

韩东 主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的诊治。

提问

您好,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最适合的做法是尽快带着患者到当地正规医院就诊,查一下离子分析,看看身体有那些电解质方面的异常以后根据结果来相应治疗。

2018-07-02 21:50

举报

医生回答(2)

罗李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异常,如钠、钾、钙、镁等离子浓度的异常,可能导致身体功能障碍或严重疾病。
电解质紊乱是由体内电解质浓度失衡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电解质参与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状态,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活动、心脏节律和其他生命体征。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取决于具体电解质失调类型,可能包括恶心、呕吐、疲劳、心悸、抽搐、昏迷等。
诊断电解质紊乱通常需要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测量血液中的钠、钾、氯、钙等电解质水平;此外还可能会做尿液分析、心电图等其他相关检查。治疗电解质紊乱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情况下,轻度电解质失衡可通过调整饮食来纠正,重度则需静脉注射补充电解质溶液。例如,低钠血症可使用高渗盐水治疗,而高钾血症则需应用胰岛素疗法。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限制液体摄入导致脱水,同时注意均衡饮食,确保每日从食物中摄取适量的电解质。

2024-02-11 07:00

举报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低钾血症,高热、饮食不好,会使机体缺水,机体代偿就分泌醛固酮,它是一种保钠排钾的激素,钾离子来源少就是饮食差,再加上丢失过多,最容易缺少

2015-02-07 13: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钾血症 (钾缺乏)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3.5mEq/L,正常人血清钾浓度的范围为3.5~5.5mmol/L)称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机体的含钾总量不一定减少,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情况就是如此。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低钾血症的患者也伴有体钾总量的减少——缺钾(potassium deficit)。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