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为什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易发生骨折
补充说明:为什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易发生骨折
a******W 2014-11-23 15: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易发生骨折,主要与肾脏功能障碍、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骨质疏松、肾性骨病等原因有关。
1、肾脏功能障碍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脏功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而且还会影响到钙磷的代谢,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2、钙磷代谢紊乱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脏排磷减少,导致血磷升高,从而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3、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4、骨质疏松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从而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5、肾性骨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体内的钙磷代谢出现紊乱,从而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吃一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鱼肉等,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免病情加重。
2019-01-15 22:5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易发生骨折可能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贫血等多因素所致,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1.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对钙、磷等矿物质的排泄减少,导致血磷升高和血钙降低,影响骨骼健康。这使得患者的骨密度下降,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低钙饮食是常用的补钙方法,如牛奶、鸡蛋等。
2.维生素D缺乏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影响体内25-羟化酶的合成,进而影响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使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食物中的钙质,导致骨质流失加速。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病情,例如遵医嘱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甲状旁腺细胞增生,继而出现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现象,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加快骨吸收,同时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减缓骨形成,因此容易诱发骨折的发生。手术切除过盛的甲状旁腺组织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存在严重症状且不能用其他方式有效控制的病例可考虑采用此法。
4.骨质疏松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导致钙、磷等矿物质代谢障碍,进而影响骨质的矿化过程,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易于发生骨折。双膦酸盐类药物能特异性作用于破骨细胞,抑制其活性,延缓骨质丢失,常用药包括阿仑磷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
5.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随贫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起疼痛不适感,此时患者可能会有负重行走困难的情况发生,进而跌倒导致骨折。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口服或注射给药可用于纠正贫血状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水平以及骨密度,以评估骨质状况;并注意均衡饮食,限制高磷食品摄入,如加工肉制品和某些烘焙食品。
2024-03-04 04:43
举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做一个尿常规检查,若有必要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肾功能检查,防患于未然。另外,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贫血的同时,是否有浮肿(肾病水肿一般会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小便时是否有泡沫并且久久不散(可能是尿中蛋白质过多而引起)、恶心呕吐、尿量是否减少等症状。
2014-11-23 15: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