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糜烂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胃糜烂中医治疗
a******W 2014-10-15 11: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胃糜烂在中医上称为胃脘痛,多由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湿热中阻、胃阴不足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受到损伤,多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患者会出现胃脘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2、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气机瘀滞,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胃脘部胀痛、胸胁胀痛、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舒肝解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湿热中阻
湿热中阻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影响到中焦脾胃的运化和腐熟功能,多由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感受湿热之邪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胃脘部疼痛、口干口苦、大便不调、小便短赤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胃阴不足
胃阴不足是指胃的阴液不足,无法滋润濡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耗伤阴液、热病后期伤阴、饮食不节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胃脘部隐隐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养胃舒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其他
此外,胃脘痛还可能是胃火炽盛、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有利于病情恢复。
2019-03-03 08:16
举报您好,欢迎咨询。资料较少,描述不详。不能面诊,医生意见,仅供参考。43岁男性,有糜烂性胃炎。多与平时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这种情况需要完善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排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话,需要根除。建议从生活方式和药物两方面进行共同干预。平时要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三餐定时,不可过饥过饱。注意饮食清淡些,不要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进冷食、喝冷饮。不要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饮料、泡饭等。每天要有适当运动,不可久坐不动。睡前不要加餐。药物方面可以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等。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话,还需要服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抗生素。
2018-06-19 07:1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胃糜烂中医治疗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内服、穴位贴敷、艾灸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从中医食养的角度来看,胃糜烂多因长期饮食不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此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改善症状。
2.中药内服
胃糜烂患者可服用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来缓解不适。上述两种药物分别具有疏肝理气以及健脾益气的功效,对于由情志不畅引起的胃部胀满、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穴位贴敷
选取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将适量调配好的药粉用胶布固定于选定部位。此方法能够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过程;从而辅助减轻上腹部不适感及相关消化道反应。
4.艾灸疗法
选择梁门、天枢、中脘等穴位作为施灸点位,在专业人士操作下使用温和灸法进行处理。传统中医学认为上述穴位属经络循行路径上的特定位置,并且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这些区域进行温热刺激能够起到调和气血、平抑逆乱的作用机制。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细菌感染。
2024-02-28 02:32
举报你好,慢性胃窦炎伴糜烂属于老胃病范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由于你没有得到正确治疗,导致病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正确治疗,才能早日根治,以免长期不愈导致进一步恶化。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可以快速治愈不反弹,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彻底清除脾胃湿热,荡涤胃肠浊气,快速修复胃粘膜,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
2014-10-15 11:14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窦炎多发于30岁以上的男性,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呕吐、纳差、消瘦等,慢性胃窦炎还可表现为厌食,持续性腹痛,失血性贫血等。胃窦炎的治疗一般应采用饮食控制、镇静、抗酸、解痉、止痛等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