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王利勇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头痛,头晕,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等综合治疗。

提问

眼皮震颤一般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倒睫、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等状态下,可能会引起眼皮跳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眼部热敷的方式,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皮震颤的情况。

2、倒睫

倒睫是指睫毛逆向生长,触及眼球时可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异物感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皮震颤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物理按摩、物理拔除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倒睫数量较多、伴有睑内翻的患者,则需要通过睑内翻矫正术进行治疗。

3、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部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患者可出现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皮震颤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4、结膜炎

结膜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的结膜组织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刺激眼部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皮震颤的情况,还可能伴有眼睛发红、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滴眼治疗。

5、角膜炎

角膜炎主要是由于外源或内源性原因引起的,由于角膜防御功能减弱,致病因素增强,侵袭角膜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皮震颤的情况,还可能伴有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滴眼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眼睛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加重病情。

2019-01-08 19:06

举报

王坤山 副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三甲

擅长:解决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擅治乙肝及并发症,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妇科乳腺增生,不育不孕证等。

提问

眼皮震颤可能是神经炎引起的,是与神经痉挛有关的,准确的说是与肝风肝火有关的,是要采用中医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也可以服中草药牵正散加味治疗,或服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或找针灸医师,检查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是可以痊愈的,是可以好的。

2018-06-14 14:46

举报

医生回答(2)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眼皮震颤可以考虑心理行为疗法、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抗焦虑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理原因。
1.心理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重构、放松技巧等方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帮助患者调整对眼皮震颤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此方法旨在减少由压力或紧张引起的痉挛性眼睑震颤,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和生活质量。
2.肌肉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每日多次进行,以增强眼部及周围肌群的控制力。此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肌肉活动的意识,并减轻因过度紧张造成的不自主运动。
3.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传感器监测眼部肌肉活动,并将信息回输给患者,使其学习控制这些生理过程。生物反馈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并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从而减少因压力导致的眼皮震颤。
4.抗焦虑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适当的抗焦虑药如舍曲林或帕罗西汀,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这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缓解由焦虑引起的眼皮震颤及相关不适感。
5.肉毒素注射
局部注射肉毒素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至肌肉,从而使肌肉暂时麻痹而达到治疗目的。肉毒素能够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减弱或消除神经冲动对肌肉的刺激作用,进而起到缓解眼皮震颤的作用。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用眼,每小时休息5分钟,眺望远方,以减轻眼睛疲劳,也有助于缓解眼皮震颤的症状。

2024-02-18 06:45

举报

姚李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眼皮跳那么是跟眼部肌肉神经不正常兴奋有关系的,可能眼轮匝肌的异常,你可能是神经传导出现了异常
建议可以使用神经节苷脂还有赖氨肌醇维b12等,可以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试试看效果是如何的

2014-08-25 14: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震颤

由于对抗肌群的交替性收缩引起一个关节有规律性的运动。

  • 症状起因: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 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 在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

  • 可能疾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肝火眩晕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