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风偏瘫> 血栓性偏瘫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栓性偏瘫可以考虑抗凝治疗、溶栓治疗、血管扩张术、脑室穿刺引流、肢体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治疗。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剂量,持续一段时间。此措施旨在预防新的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对血栓性偏瘫有益。因为血栓性偏瘫是由血液凝固导致局部缺血引起的,而抗凝治疗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从而减少组织损伤。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剂如链激酶、阿替普酶等,在一定时间内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该措施针对急性期血栓形成,利用溶栓剂分解纤维蛋白原,恢复血流畅通。对于血栓性偏瘫有效,因为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大脑动脉主干或皮质分支发生闭塞,引起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
3.血管扩张术
血管扩张术是在X线监控下将特制球囊送至狭窄处,充盈球囊后扩张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流通畅。此方法适用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狭窄或阻塞性病变。能缓解因血管狭窄引起的供血不足,进而减轻偏瘫症状。
4.脑室穿刺引流
脑室穿刺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影像引导下插入一根细针进入脑室,抽取积液并留置导管用于持续引流。该措施适合于缓解由脑室压力增高导致的水肿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所引起的偏瘫。穿刺能够降低脑室内压力,减轻脑水肿,缓解偏瘫症状。
5.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及肌力训练等,每日定时定量完成指定动作。此措施有助于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延缓肌肉萎缩进程。针对血栓性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在进行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风险,尤其是接受抗凝治疗时。饮食方面,建议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类食物,以辅助预防微小血栓形成。

2024-02-10 16:24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鸿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血栓后遗症首先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要注意节制饮食,切勿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节律,做到劳逸结合.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范围。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

2014-08-20 18: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偏瘫 (半身不遂)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 症状起因: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三、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四、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五、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 可能疾病: 中风后遗症 偏瘫型偏头痛 肝风内动证 脑萎 血栓形成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神经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