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入睡> 新生儿打嗝不止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新生儿打嗝不止可以采取拍嗝、轻柔腹部按摩、温水浴、非营养性吮吸、新生儿穴位按摩等方法来缓解。如果打嗝持续不缓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1.拍嗝
在竖抱状态下轻轻拍打婴儿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此方法有助于缓解由吞入过多空气引起的膈肌痉挛所致打嗝现象。
2.轻柔腹部按摩
用温暖的手指肚从上至下顺时针方向环形推动宝宝的肚子,每次5-10分钟。通过促进肠道气体运动来减轻腹胀及打嗝现象。
3.温水浴
将新生儿置于温度适宜的温水中,通常为37℃左右,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利用热效应增加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少膈肌痉挛导致的打嗝发生频率。
4.非营养性吮吸
让新生儿尝试使用奶瓶或手指模拟吸吮动作刺激其神经反射。模仿进食行为可促使某些与消化相关的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从而间接改善消化功能紊乱状况。
5.新生儿穴位按摩
选择特定穴位如少商穴、天突穴等,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中医认为这些穴位能够调节呼吸系统功能,缓解因气机不畅引起之打嗝现象。
在处理新生儿打嗝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窒息风险增大的方法,例如给予硬质食物或过度用力挤压新生儿的胸部。同时,若打嗝持续超过一定时间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或治疗。

2024-01-22 17:33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周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如果精神好,没有别的症状,不用管,也可以让他哭两声,待慢慢发育完善了就好了。
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以加强排气。多喂几次温水就好了。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2014-08-15 1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打嗝

新生儿打嗝极为常见。这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植物神经活动功能受到影响。通常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可改善。

  • 症状起因:一、正常小儿与成人一样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肌肉,称为"膈肌",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婴儿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还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婴儿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的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这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1、护理不当:导致小宝宝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2、哺乳不当:如果小宝宝乳食不节制,或吃了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3、吃得过快或惊哭后吃奶:在这种不恰当的时机哺乳会造成小宝宝哽噎而诱发打嗝。

  • 可能疾病: 急性肠胃炎 肠胃炎 胃肠食物不耐受症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适用药品

百乐眠胶囊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托尼萘酸片

胆囊及胆管组织所发生的功能性和炎症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道功能紊乱);肝内胆汁淤积及黄疸;胆囊术后综合症;以及因胆汁分泌功能不良,进食脂肪及或饱食后引起消化不良疼痛的预防性治疗;肝炎肝炎后综合症的辅助治疗;胆道胆囊造影的X光显影增强剂。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