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遗尿症
补充说明:儿童遗尿症
a******W 2014-07-26 21: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遗尿症是指儿童在熟睡时发生排尿功能失调的疾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膀胱炎、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容量小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如果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直系亲属存在遗尿症,可能会导致儿童也出现遗尿症。建议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同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膀胱炎
膀胱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由于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儿童遗尿症。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有利于病情恢复。
3、尿路感染
如果儿童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到膀胱,引起尿路感染,导致出现遗尿症的情况。儿童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感染。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当儿童患有神经源性膀胱时,可能会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从而引起遗尿症的情况。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通过膀胱扩大术进行手术治疗。
5、膀胱容量小
如果儿童的膀胱容量比较小,可能会导致膀胱内的尿液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遗尿症的情况。建议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饮水,勤排尿,可逐渐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给儿童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儿童还需注意避免在睡前饮用大量的水,以免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影响睡眠质量。
2018-10-26 13:5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且至少每周两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能与遗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等因素有关。
儿童遗尿症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导致对膀胱控制功能不足有关。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尿量增多,也是其原因之一。典型表现为夜间熟睡时出现尿床现象,可伴有尿急、尿频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日间尿失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电解质分析等,以排除潜在的泌尿系统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行为评估可通过问卷调查或观察患儿日常活动中的尿床频率来完成。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常用药物有去氨加压素片、奥西布宁胶囊等,需遵医嘱使用。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睡前摄入过多液体,确保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2024-03-13 11:04
举报尿症发生在各年龄阶段.但是在成人中的遗尿症一般都来自器质性因素,如疾病,伤残,药物副作用,衰老等.绝大多数不属于心理疾病,治疗手段也根据病况具体分析处理,有些可能终身不愈.
作为心理疾病的遗尿症一般是指儿童遗尿症,即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根据某些资料,也有大约10%的5岁女孩,15%的5岁男孩遗尿的统计.大约2/3的遗尿是在夜间最初1/3时间内发生.因遗尿症发现较早,不难治疗.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指导意见:
(1)遗传因素:可能为本病发病因素之一,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约为70%的患儿一级亲属有遗尿史,可能与有遗传因素的患儿控制遗尿的神经机制成熟延迟有关.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精神因素:本病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且遗尿常在精神刺激后开始或恶化,说明心理因素在部分患儿中起一定作用.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4)教育训练因素:因父母排尿习惯训练不良,教育不当,未能养成正常排尿习惯,或儿童生活不规律,白天体能活动过度或功课负担过重,均可造成夜间不能适时排尿而出现遗尿.例如,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5)器质性因素:如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癫痫发作,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6)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1970年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少30%.1992年我院对44例遗尿儿童作膀胱B型超声检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
2014-07-26 21: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由于尿道口受刺激、脊椎疾病、糖尿病等引起的晚上睡眠 时排尿不属于遗尿症。儿童期较常见。 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在性别比例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