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胆结石> 胆结石> 熊去氧胆酸片怎么吃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熊去氧胆酸片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饭后服用,患者应避免空腹服用。

熊去氧胆酸片主要成分为熊去氧胆酸,主要用于治疗胆固醇性胆结石、胆汁淤积性肝病等疾病。此外,熊去氧胆酸片还具有利胆的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从而改善胆汁淤积的情况。如果患者在饭后服用熊去氧胆酸片,可以促进胆汁排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在空腹时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另外,对于服用熊去氧胆酸片的患者,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还需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还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5-06-30 15:19

举报

医生回答(6)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熊去氧胆酸片用于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胆并缺乏性脂肪泻,也可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回肠切除术后)。本品主要成份为:熊去氧胆酸。成人口服:每日8~l0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疗程最短为6个月,6个月后超声波检查及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可停药;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祝您身体健康!

2015-06-28 09:06

举报

廖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国外资料提示熊去氧胆酸片还具有以下特点:(1)引起的溶石效应比CDCA迅速。(2)与CDCA不同的是,患者体重不是治疗成功与否的预测指标。(3)有证据表明本药对较大结石的溶解率高于CDCA。(4)本药的疗效呈非剂量依赖性。故目前已较少应用CDCA,推荐本药作为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的首选药。

  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长期使用熊去氧胆酸片可增加外周血小板的数量。(2)如治疗胆固醇结石中出现反复胆绞痛发作,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明显结石钙化时,则宜中止治疗,并进行外科手术。(3)本品不能溶解胆色素结石、混合结石及不透X线的结石。

2015-06-25 16:39

举报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对于成人来说 是口服的,每日8~l0mg/k,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熊去氧胆酸片用于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胆并缺乏性脂肪泻,也可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回肠切除术后)。成人口服:每日8~l0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疗程最短为6个月,6个月后超声波检查及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可停药;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用药期间,忌烟,忌酒,及生冷食物,宜清淡。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2015-06-22 23:05

举报

董奇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此药是降低血内胆汁酸的药物。妊娠期如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表现为皮肤痒,抓后起皮肤抓痕或皮疹,血液化验肝转氨酶轻度升高,胆汁酸增高(正常值0 ~ 12mmole/L)。此病可造成胎儿宫内缺氧,胆汁酸可直接损害胎儿心脏及神经系统细胞。这种损害与血内胆汁酸浓度正相关,所以降低血胆汁酸浓度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常用的药物,对胎儿无损害。用法同说明书,即每次4 ~ 6 片,一日3 次,并随时监测血胆汁酸浓度及胎儿宫内有无缺氧,重症者要在妊娠36周左右终止妊娠。

2015-06-22 15:00

举报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这个药用于于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及胆汁缺乏性脂肪泻,也可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回肠切除术后)

2014-05-24 17:24

举报

司徒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熊去氧胆酸系弱酸,当发生微胶粒聚集时,其pKa值约为6.0。口服后主要由回肠吸收。通过肝脏时被摄取5%~60%,明显低于鹅去氧胆酸(UDCA),仅少量药物进入体循环

2014-05-24 17: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脂肪泻

脂肪泻,俗称为油花样腹泻。可引起脂肪泻的疾病很多。

  • 症状起因:可引起脂肪泻的疾病,大致有下列几种:胰腺病变中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胆道阻塞病变中的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为胆道阻塞最易引起胆汁滞留,胆汁成份改变,致使肠腔内的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小肠疾病中的小肠广泛切除,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动脉硬化引起的小肠缺血、肠道脂代谢障碍综合症以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症等,都有可能损伤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消化功能发生脂肪泻。内分泌疾病中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甚至在少数甲亢病人中也会发生脂肪泻。这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引发脂代谢障碍,则出现脂肪泻。还有如β脂蛋白血症、γ球蛋白血症、胃大部分切除后,以及硬皮病也容易引起脂肪代谢功能降低而出现脂肪泻。

  • 可能疾病:原发性淋巴瘤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拉肚子  热带口炎性腹泻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王昀启

提问

济南甲状腺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