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修复技术治运动神经元病

精选回答(3)

雷鸣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痴呆,帕金森,脑血管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神经修复技术是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来改善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团以及皮质锥体细胞。这些神经元的死亡导致了肌肉控制功能的丧失,从而引发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运动能力会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瘫痪。
为了确诊运动神经元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测试和肌电图。此外,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可能被用来评估神经系统的结构变化。目前尚无治愈运动神经元病的方法,但一些药物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例如利鲁唑。同时,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一定的运动功能。
对于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建议定期接受专业医疗指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4-07-16 09:02

举报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您好,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以上、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及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一般无感觉异常及大小便障碍。其中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为上运动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

2018-12-21 13:07

举报

冷贵生 副主任医师 济南军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类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诊治范围:脑瘫、脑萎缩、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内科疾病。对于患者我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个患者。

提问

你好,运动神经元的疾病是属于神经性的疾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运动神经元病生活护理有:
(1)鼓励早期病人坚持工作,并进行简单锻炼及日常活动。过于剧烈的活动,度的锻炼、用力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疗法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疾病中期讲话不清,吞咽稍困难者,宜进食半固体食物,因为流质食物易致咳呛,固体食物难以下咽;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中有食物残渣留存。
(3)晚期患者吞咽无力,讲话费力,甚至呼吸困难,应予鼻饲以保证营养,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切开,便于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借助器械以维持呼吸功能。
(4)因肌肉萎缩影响日常活动的患者,应尽早使用保护及辅助器械,防止受伤并保持适当的活动量,给病变组织以适当的刺激,促使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尽可能地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命。
(5)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以保证神经肌肉所需营养,有益于延缓病情进展,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4-01-08 16: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运动神经元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在早先时期与运动神经元疾病具有完全等同的含义,特指先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之后又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后来发现还有另外两种变异情况,即病程中始终只累及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前者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后者称为脊髓性肌萎缩。到目前为止有些文献仍沿用运动神经元病来专指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数学者习惯根据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不同组合,将运动神经元病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原发性侧索硬化和脊髓性肌萎缩三种类型。近年的研究提示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多种相关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这些疾病包括原发性侧索硬化、ALS -痴呆、ALS-相关性额叶痴呆、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多系统萎缩和lewy小体病。病理检查发现这些疾病同样含有泛素阳性包涵体和透明团块包涵体,只是损伤了不同的解剖部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组合。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