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孟古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皮肤科

提问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后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出现化脓、红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外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可能导致皮肤微小损伤处发生继发性感染,从而诱发穿孔性毛囊炎。控制好血糖是防治的关键。患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来降低血糖水平。
3.激素水平变化
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皮肤的角质层代谢,使毛囊口变得狭窄,容易堵塞而形成炎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水杨酸或者苯甲酸的外用药膏进行局部治疗,比如阿达帕林凝胶、克痤隐酮凝胶等。
4.免疫功能低下
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识别和清除能力下降,易受金葡菌等致病菌入侵,导致毛囊受损引发炎症。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此类疾病至关重要。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减少或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是必要的。若必须继续使用,则应咨询医生以调整方案并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患者需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以免加重感染。此外,定期复查以及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023-12-31 23: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