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尿崩症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崩症治疗可采取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垂体后叶素注射、氢、卡马西平、奥曲肽等方法。
1.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
通过口服或注射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来模拟体内正常水平的抗利尿激素,以减少尿液产生。例如,常用的抗利尿激素替代品包括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此方法适用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即由于脑内下丘脑-垂体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疾病。
2.垂体后叶素注射
垂体后叶素注射能够直接收缩肾小管壁上的平滑肌细胞,从而减少水分的重吸收,达到控制尿量的目的。此方法通常用于急性发作期或需要快速控制尿崩症状时使用。
3.氢
氢是一种利尿剂,可以增加肾脏对水的排泄,减少尿液的形成,从而降低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对于轻度至中度尿崩症患者有效,并且可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4.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来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而改善尿崩症的症状。本品可用于治疗癫痫及躁狂抑郁症,但需监测潜在副作用如皮疹等。
5.奥曲肽
奥曲肽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活性肠肽受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缓解尿崩症的症状。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胰腺外的其他内分泌肿瘤引起的高血糖症。
在实施上述治疗方案前,应排除感染或其他可能导致多尿的原因,以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同时,建议定期监测水电解质平衡,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024-01-27 19: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