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小肠虚寒> 治疗小肠虚寒的经验方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男科

提问

治疗小肠虚寒可采取小建中汤、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良附丸、香砂养胃丸等经验方进行治疗。
1.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以桂枝、芍药为主药,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可缓解因小肠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其具体做法是将桂枝、芍药等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小肠虚寒证,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理中丸
理中丸通过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的功效来改善小肠虚寒的情况。其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茯苓渗湿利水。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泄泻、胸满腹痛、食少吐乳、腹胀肠鸣等症。
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之功效;党参补脾肺气血;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本品主治脾胃虚寒严重者,如久泻久痢、完谷不化、畏寒肢冷等。
4.良附丸
良附丸中的高良姜辛热,入脾、胃经,长于温中止呕,行气温中;香附辛苦微寒,入三焦经,善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两者配伍使用,共奏温胃理气,散寒止痛之功。本品用于治疗由寒凝气滞所导致的脘腹疼痛、呕吐吞酸。
5.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中砂仁、豆蔻芳香化湿,行气温中;木香、枳实理气和胃;半夏燥湿和胃;厚朴行气消积;陈皮理气和胃;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本品主治脾胃虚寒兼有气滞证,如脘腹痞闷、不思饮食、呕吐酸水。
在治疗小肠虚寒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4-01-28 03: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