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物是什么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物可能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真菌药物以及抗寄生虫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但具体机制各异。如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抗组胺药
通过阻断组织胺受体而起到镇静止痒的作用,从而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进行缓解。
2.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促进炎症消退,减轻水肿,同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用口服给药方式包括和。长期服用需监测血糖水平以及肾功能。
3.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其中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环磷酰胺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需要密切观察血液学参数变化。
4.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可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过程,致使真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肝功能。
5.抗寄生虫药物
这些药物针对特定的寄生虫病原体有杀灭效果,当寄生虫被清除时,其对嗜酸性粒细胞产生的刺激效应也随之消失。甲硝唑是抗寄生虫药物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由厌氧菌引起的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服药期间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跟踪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过敏测试或其他相关检查,如肺功能测试或皮肤点刺试验,以排除潜在的过敏反应。

2024-04-11 12:45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国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物可能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但具体机制各异。如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增高,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抗组胺药
通过阻断组织胺受体而起到镇静止痒的作用,从而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进行缓解。
2.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促进炎症消退,减轻水肿,同时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用口服给药方式包括和。长期服用需监测血糖水平以及肾功能。
3.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其中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环磷酰胺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需要定期监测血液学参数以评估骨髓抑制风险。
4.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可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过程,致使真菌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用药期间需注意肝功能监测。
5.抗寄生虫药物
这些药物针对特定的寄生虫成分产生作用,如杀灭原虫或阻止其繁殖,从而使寄生虫数量下降,继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甲硝唑是一种抗厌氧菌和抗寄生虫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寄生虫感染。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对于存在潜在过敏反应风险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必要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4-08 13: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