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肾性尿崩症原因
2022-03-15 17: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肾性尿崩症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后天性引起。
先天性的肾性尿崩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基因的病变,基因缺陷可以导致肾小管的功能出现异常。肾小管是肾内调节水钠平衡的重要部位,使血管出现异常,会导致钠和水的重吸收明显下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多尿,同时伴有低钠血症。后天性的肾性尿崩症,患者可能出现肾衰竭或者是肾小管的病变,导致肾小管对水和钠的失调出现障碍。在治疗方面,一般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就是患者要补充足量的水分,减少盐的摄入,还要注意营养均衡,以满足患者的生长发育的需要。患者可以口服氢,反而可以减少尿量,在低盐的状态下效果会更好,在用药期间,患者要防止发生低钾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对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肾性尿崩症,患者应该静脉补充5%的葡萄糖。如果患者的血浆渗透压比较高,建议补充3%的葡萄糖液
一般情况下,肾性尿崩症预防主要重点在于预防继发性肾性尿崩症,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长期精神刺激,如恐吓忧伤焦虑以及精神紧张等,因为这些精神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尿量增多使这种疾病症状更加严重,患者还应当注意避免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含盐过高的食品,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因为这些嗜好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可以兴奋大脑口渴中枢,导致疾病加重。患者还应当注意避免喝茶以及避免喝咖啡,因为茶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和咖啡因,能够兴奋中枢神经,使尿量增加,导致病情加重。
2022-03-24 13:5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