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肉震颤> 肌肉震颤是怎么回事儿?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肌肉震颤可能是由神经源性肌萎缩、肌阵挛性癫痫、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当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大脑无法向肌肉发送正确的指令,从而引起肌肉震颤。神经源性肌萎缩的治疗通常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可能的药物治疗如利鲁唑等。
2.肌阵挛性癫痫
肌阵挛性癫痫是一种慢波睡眠期持续存在的脑电图异常放电所致的癫痫综合征,其特征为快速而短暂的肌肉抽搐。这种异常放电会导致突然的肌肉收缩和震颤。针对肌阵挛性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癫痫药物治疗,例如卡马西平、钠等。
3.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是由于缺乏多巴胺受体D2基因突变引起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功能不足,进而影响了纹状体的功能,出现肌张力障碍和震颤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以补充体内缺失的多巴胺,缓解不适症状。
4.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脊髓神经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导致肢体痉挛性瘫痪和肌张力增高。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的脊髓传导束受到损害,不能正常传递冲动至大脑皮层,因此会出现肌肉僵硬和震颤的情况。对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5.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铜代谢障碍,导致铜在肝脏和大脑内积聚,引起肝硬化和神经系统症状。铜在神经系统中的积累会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进而引发震颤。美曲磷酯是常用的驱铜剂,能促进血浆铜蓝蛋白合成,加速胆汁排泄,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监测任何潜在的运动障碍或其他相关症状的发展。必要时,还应考虑进行血液检查、尿液分析、头颅MRI扫描等辅助检查。

2024-02-20 2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家族性痉挛性截瘫,家族性痉挛性下身轻瘫)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spastic paraplegia,HSP) 由Seeligmuller(1874)首先报道,是以双下肢进行性肌张力增高、肌无力和剪刀步态为特征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痉挛性截瘫为主,症状多样,多数学者将其归于遗传性共济失调范畴,约占后者发病总数的1/4。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