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脊髓损伤> 治疗脊髓损伤截瘫的新技术

治疗脊髓损伤截瘫的新技术

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脊髓损伤截瘫的新技术

补充说明:治疗脊髓损伤截瘫的新技术

a******W 2022-02-23 19:00

脊髓损伤 截瘫 神经元 肌肉 肌萎缩 下肢运动障碍 针灸 活血化瘀 软组织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鸡蛋 牛奶 消化不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治疗脊髓损伤截瘫可采取神经再生诱导、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疗法、中药外敷、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神经再生诱导
通过使用特定化学信号分子或物理因子来促进受损神经元周围微环境的改善,从而启动内源性神经再生机制。此方法旨在利用生物活性分子或外部刺激来调节受伤区域的细胞反应,间接地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2.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是将电极放置于受损部位周围神经周围,给予一定频率及强度的电流刺激,以诱发肌肉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技术能够模拟正常生理活动,增强肌力并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对于因脊髓损伤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者具有一定的恢复效果。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涉及在身体特定穴位插入细针,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在医师指导下完成。中医认为,脊髓损伤后气血不畅、经络受阻可能是原因之一,此时采用针灸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但须注意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包括准备配制好的药膏或散剂,按处方比例取材后加温融化或研磨成粉,然后均匀涂抹于患处。传统医学认为,某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能缓解因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损伤。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5.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一系列针对性强且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旨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措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能改善肢体感觉异常。开始前应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在脊髓损伤后的康复过程中,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支持机体修复。同时,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康复进程。

2024-01-23 03: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截瘫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 症状起因:一、 外伤型:多由脊椎外伤、骨折和脊髓损伤而成。 二、 脊髓压迫型:骨质压迫所致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手术致伤等。 三、 脊髓变性型:包括脊髓软化、空洞、萎缩多由炎症及压迫型转化所致。

  • 可能疾病: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瘫痪 胸椎椎管狭窄症 脊柱侧凸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脑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