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可能是痔、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或结肠癌。由于这些病因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确切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痔
痔由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引起,当其破裂时会导致局部血管出血。对于内痔引起的出血,可使用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等。
2.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上长出的隆起物,当息肉破溃后会引起出血。针对结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例如高频电凝圈套器除法、内镜黏膜切除术等。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结肠黏膜长期存在炎症和溃疡,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而易发生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4.结肠憩室炎
结肠憩室炎是由结肠壁上的小囊状突出部分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在炎症刺激下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对于结肠憩室炎,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甲硝唑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结肠憩室切除术。
5.结肠癌
结肠癌是结肠内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当肿瘤侵犯到周围的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必要时联合化疗或放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以及结肠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024-02-14 05: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