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继发性的区别

精选回答(1)

潘琳莉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血液、肿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继发性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1、病因不同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目前体内血小板含量异常高,一般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目前体内血小板含量正常,但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慢性炎症、感染、贫血等。

2、症状不同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血栓形成。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肢体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血栓栓塞、脾脏明显增大等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等药物辅助治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如果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慢性炎症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预后不同等区别,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1-09-06 15: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