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急性肠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或化学刺激物摄入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细菌感染
由于不洁饮食导致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损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2.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体内复制并释放出各种酶和代谢产物,直接破坏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可以考虑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利巴韦林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阿昔洛韦则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3.食物中毒
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致病菌污染,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是由细菌引起的,则需要及时就医,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等。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导致胃肠黏膜受损,进而引发急性肠炎的症状。对于由药物引起的急性肠炎,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5.化学刺激物摄入
误食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受到腐蚀和灼伤,引起急性肠炎的发生。轻度化学性消化道损伤可通过口服洗胃液进行处理,重度损伤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洗胃、灌肠等处理。
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肠道负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常规、便常规以及电解质水平测定等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024-03-31 12: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急性肠炎 (暴泻)

暴泻,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为特征的内科急性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肠道过敏所致的急性腹泻均归属于本证范畴。急性肠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