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体型较高,双侧睾丸较小,两侧乳房肥大。原因是男性染色体核型中有额外的X染色体。主要为长期、终身的雄激素替代治疗,对男性乳房过大者可考虑手术切除。长期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
-
建议检查一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的原因,不一定需要手术的。
-
本病若及早确诊,自幼开始强化教育和训练,促进智能发育及正常性格形成。到11—12岁时,可采用长效睾酮制剂,如庚酸睾酮治疗,开始剂量每3周肌注50μg,每隔6—7个月增加50mg,直至成人维持量,.每3周200mg。
-
病情分析:本病征的各种核型是由于细胞成熟分裂或受精卵在卵裂中发生的性染色体或性染色单体不分离的结果,指导意见:开始应进行雄激素疗法。一般应用环戊丙酸酯来治疗
-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无法治愈,治疗费用可能需数万元人民币。该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涉及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因此无法治愈。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雄激素替代疗法等,这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且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治疗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出现原发性脑损... [详细]
-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缓解症状。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属于遗传性疾病,因此无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如遵医嘱使用甲睾酮、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通过手术方式改善症状。对于非家族遗传性的患者,可能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详细]
-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采取雄激素替代疗法、促性腺激素治疗、生殖细胞移植等措施进行治疗。1.雄激素替代疗法此方法通常使用口服或注射雄激素类药物,如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等。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雄激素,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展以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患儿体内的睾酮水平较低,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并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适... [详细]
-
诊断检查血清睾酮水平低下,FSH、LH水平增高,睾丸活检可见曲精管玻璃样变。染色体核型大都为47,XXY(占80%),其他尚有46,XY/47,XXY;46,XY/48,XXXY等嵌合型,少数为48,XXXY;49,XXXXY或50,XXXXYY等。/
-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病因是多了一条染色体,常见核型为47,XXY。
-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为涉及到染色体异常和生殖细胞发育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因为染色体异常,即体内的性染色体为47XXY,而正常情况下应为46XY。这种额外的X染色体会影响生殖细胞的正常发育,导致精子生成障碍,进而影响生育能力。此外,该病还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变化,如声音变... [详细]
-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病因是多了一条染色体,常见核型为47,XXY。患儿出生时正常,其身材在儿童期已较高,呈瘦长型。皮肤细嫩,音调高尖,阴毛及脂肪分布呈女性型,阴茎较小,睾丸小且较硬,并可有乳房发育。大多数患儿性格内向、智力低下、精神异常、第二性征发育障碍、畸形及皮纹异常。血清FSH、LH在青春期增高,但睾酮水... [详细]
-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以通过雄激素替代疗法、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1.雄激素替代疗法此方法通常使用口服或注射雄激素类药物,如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等。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患儿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十一酸睾酮。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雄激素,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展,提高精子质量。这是由于雄激素对于男性的生殖系统... [详细]
-
容易跟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混淆的疾病如下:青春期发育延: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在青春期血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睾酮水平较低,而青春期发育延迟者处于未发育水平,无促性腺激素升高。如对本征患者在青春期后作睾丸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曲细精管玻璃样变,其睾丸间质细胞(Legdig细胞)虽有增加,但内分泌活力不足。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 [详细]
-
等到11~12岁开始进行雄激素疗法可以治愈
-
本病若及早确诊/,自幼开始强化教育和训练,促进智能发育及正常性格形成。到11—12岁时,可采用长效睾酮制剂,如庚酸睾酮治疗,开始剂量每3周肌注50μg,每隔6—7个月增加50mg,直至成人维持量,每3周200mg。
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共
667
个关于小儿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