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痱子> 如何治疗痱子

精选回答(1)

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痤疮,足癣,脱发,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皮炎,湿疹

提问

治疗痱子主要从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调整等方面入手。若痱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进一步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用温水洗澡,温水能清洁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汗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洗澡后,要及时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这些部位容易积聚汗液,保持干爽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痱子。同时,要避免处于高温闷热环境,尽量待在通风良好、凉爽的地方,这样有助于减少汗液分泌,减轻痱子症状。

2、物理治疗:冷敷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冷毛巾或用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长痱子的部位,每次冷敷10 - 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皮肤的充血和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疼痛。

3、药物治疗:对于瘙痒症状明显的情况,可遵医嘱外用一些止痒药物,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能减轻炎症和瘙痒,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导致不良反应。若痱子出现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需使用抗生素药膏,以控制感染,促进炎症消退。

建议患者在炎热天气里,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汗液排出,减少痱子的发生。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皮肤状况,及时调整衣物和环境温度。

2025-03-07 15: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痱子 (热痱红色粟粒疹,热痱)

痱子又称“热痱”、“红色粟粒疹”,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小丘疹、小水泡。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