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头部>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补充说明: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2023-08-28 22:22

头部 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颅内出血 脑膜炎 分娩 毛细血管 头皮下血肿 维生素K 维生素K1 产伤 脑血管破裂 积聚 反应差 嗜睡 昏迷 氨甲环酸 酚磺乙胺 手术 性疾病 免疫力低下 发热 抽搐 阿莫西林 头孢曲松钠 甲钴胺 维生素B1 神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吴泽霖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间质性肺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胸膜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贫血、紫癜性疾病、肝脏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

提问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产道挤压、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1、正常现象

新生儿头部血肿可能是由于在分娩时受到产道挤压,从而导致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头皮下血肿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1-2个月会自行吸收。

2、产道挤压

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可能会导致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血肿的情况。通常在1-2个月会自行吸收,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肿吸收。

3、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不及时补充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头部血肿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K,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1周内,由于产伤等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液在脑实质内或脑室内、脑室旁、蛛网膜下腔内等部位积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昏迷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多,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膜炎

脑膜炎是指发生于脑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磕碰,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2023-08-29 20: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症,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卒中)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nalhemorrhage of newborn)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前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早产儿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高,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存活的小儿常常有各种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如脑积水、脑性瘫痪、癫痫和智力障碍等,应积极防治。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