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补充说明: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
2023-08-28 22: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头部血肿,出生六天后稍微有些增大,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产道挤压、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1、正常现象
新生儿头部血肿可能是由于在分娩时受到产道挤压,从而导致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头皮下血肿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1-2个月会自行吸收。
2、产道挤压
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可能会导致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血肿的情况。通常在1-2个月会自行吸收,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肿吸收。
3、维生素K缺乏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不及时补充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头部血肿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K,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1周内,由于产伤等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液在脑实质内或脑室内、脑室旁、蛛网膜下腔内等部位积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昏迷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多,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膜炎
脑膜炎是指发生于脑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磕碰,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2023-08-29 20: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nalhemorrhage of newborn)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前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早产儿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高,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存活的小儿常常有各种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如脑积水、脑性瘫痪、癫痫和智力障碍等,应积极防治。
醋酸甲萘氢醌片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 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 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素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 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熊胆滴眼液
清热降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火上炎、热毒伤络型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