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伤引起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外伤引起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2024-07-04 10: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可以采取脑脊液引流、去骨瓣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措施进行治疗。
1.脑脊液引流
脑脊液引流通常通过腰椎穿刺的方式进行,将过多的脑脊液排出体外。例如,在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立即进行紧急引流。此方法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来缓解症状,因为过量的脑脊液会压迫大脑组织,导致头痛、恶心等症状。引流可以暂时减轻这些症状。适用于急性颅内压增高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2.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涉及去除部分颅骨以降低颅内压力。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开头皮、骨膜和硬脑膜,暴露并移除一部分颅骨。该手术直接减少颅内的容积,从而降低颅内压力。当颅内压力过高时,会导致脑组织受压,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临时的空间,让脑组织得到恢复。适用于慢性颅内高压伴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3.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通过植入一根连接脑室和腹腔的管道来实现的。常见的手术步骤包括打开颅骨、插入导管、固定管道等。此手术通过建立一条新的通道,使脑脊液流入腹腔,从而降低颅内压力。长期的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积水,分流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适用于存在脑积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颅内高压的患者。
在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颅内压增高。
2024-07-04 17: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消栓通络片
本品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能。用于血脂增高,脑血栓引起的精神呆滞,舌质发硬,言语迟涩,发音不清,手足发凉,活动疼痛。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阿托伐他汀钙片
1.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或混合性高脂血症(相当于Fredrickson分类法的IIa和IIb型)患者,如果饮食治疗和其它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本品可治疗其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载脂蛋白B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 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可与其它降脂疗法(如LDL血浆透析法)合用或单独使用(当无其它治疗手段时),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冠心病 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
净石灵胶囊
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