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慢性肾衰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慢性肾衰引起皮肤瘙痒可能与尿素水平增高、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干燥综合症、真菌感染等病因有关。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如控制尿素水平、纠正酸中毒、治疗贫血、抗真菌治疗等。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继发感染,同时注意保湿,可使用温和无刺激的皮肤护理产品。
1.尿素水平增高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尿素无法有效清除,导致其浓度升高。高尿素血症会引起角质层水分丢失过快,从而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控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并使用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缓解症状。
2.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或肾脏不能有效地排出这些酸而导致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碱化剂,可纠正电解质紊乱,提高血液pH值,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3.贫血
贫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携带氧气能力下降,使皮肤毛细血管缺氧而变薄,进而失去正常光泽和弹性,变得粗糙、发痒。铁剂补充如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可用于改善贫血状况,但需遵医嘱服用。
4.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导致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引起口腔和眼睛干燥。这进一步加剧了皮肤水分蒸发的速度,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感到瘙痒。应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局部涂抹于患处,能够起到抗炎止痒的作用。
5.真菌感染
真菌侵入人体后,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和酶分解皮肤角质层,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可用于治疗浅表真菌感染,需要医生处方并在指导下使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适当的实验室检测包括肾功能测试、电解质分析和全血细胞计数。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皮肤干燥的物质,如碱性强的肥皂。

2025-03-25 09: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为特征。在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判断中,阴离子间隙(AG)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