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 出血性膀胱炎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卢盛坚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出血性膀胱炎可能是由药物毒性、放射性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毒性
某些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会导致膀胱黏膜受损,从而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环磷酰胺等易导致膀胱损伤的药物时需谨慎,并定期监测膀胱功能。
2.放射性膀胱炎
放射线照射可引起膀胱壁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对于接受盆腔放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排尿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放射性膀胱炎。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病原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膀胱黏膜可能导致其出现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的情况发生,严重时会引起出血。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者减量。
4.膀胱癌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侵犯到膀胱壁的血管,引起出血。手术切除肿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如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
5.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浆细胞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压迫邻近结构,进而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但需注意血液学副作用。
针对出血性膀胱炎,建议进行尿液分析、膀胱镜检以评估膀胱黏膜状况。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5-03-28 10: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性膀胱炎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多因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盆腔高剂量照射引起的放射损伤所致。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 多发人群:接触烷化剂者多发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