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慢性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慢性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
a******W 2024-01-24 11: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慢性腮腺炎的症状包括腮腺肿胀、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咀嚼困难,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腮腺肿胀
小儿慢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唾液分泌增多,但引流不畅,从而出现腮腺肿大的现象。肿胀通常发生在耳垂下方的腮腺组织中,有时可伴有局部红热。
2.发热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时,由于炎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诱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使产热大于散热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能伴随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
3.头痛
当慢性腮腺炎患者存在长期炎症状态时,炎症因子会刺激脑膜,引发疼痛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头痛的感觉。头痛一般位于头部两侧,可能呈持续性或阵发性。
4.食欲减退
慢性腮腺炎可能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进而引起食欲下降。食欲减退表现为患儿不愿意进食或对平常喜欢的食物失去兴趣。
5.咀嚼困难
慢性腮腺炎患者的腮腺导管发生狭窄或堵塞,会导致唾液排出受阻,此时咀嚼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咀嚼困难的现象。咀嚼困难可能伴随着口腔干燥、吞咽困难等不适感。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腮腺造影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于慢性腮腺炎所致的并发症,则需要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进行抗炎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病情恢复。
2024-05-03 11: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腮腺区前界为下颌支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上部后突及外耳道,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平下颌角或低于下颌角 l-2 cm。引起腮腺区肿大的原因很多,可以是腮腺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体征,还可以是非腮腺的组织如嚼肌的疾病。
症状起因:腮腺起源于靠近上、下颌突分叉的外胚层上皮,在相当于以后腮腺导管开口处的颊部,上皮向外生长,再转向背侧,到达下颌支和嚼肌的表面,再向内进人颌后窝。在发育过程中,腮腺和淋巴组织有密切关系。在腮腺发育的同时,颈部和腮腺中的淋巴结也发生。原始腮腺组织周围就有淋巴浸润。因此腮腺组织内可有淋巴结,亦可见腮腺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同时,颈部淋巴结亦可包含有涎腺组织。故在腮腺内可见到淋巴组织病变,如腺淋巴瘤等。合格伦综合征时,颈部淋巴结也可肿大。腮腺通过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冠相对的颊激膜,与口腔相通。在高热、进食困难等致脱水可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缺乏机械冲洗,抗菌能力降低,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细菌经腮腺导管上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年轻患者智齿萌出时,有导管口激膜咬伤,原痕愈合后,引起导管狭窄。年老患者由于不良义齿也可致导管口处颊猪膜损伤形成瘢痕而狭窄。另外,外伤、异物、结石及导管弥漫性炎症致涎液流出不畅,逆行性感染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一)腮腺区肿瘤及瘤样病变1.良性肿瘤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肌上皮瘤等。2.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肿瘤如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鳞状上皮癌、腺泡细胞癌及恶性多形性腺瘤,还有腮腺转移癌。3.瘤样病变包括第一鳃裂囊肿,腮腺囊肿,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及腮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二)炎症性腮腺肿大1.急性炎症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区淋巴结炎等。2.慢性炎症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结核、腮腺区放线菌病等。(三)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如腮腺良性肥大、药物反应性肿大,还有一些综合征的表现如舍格伦综合征、葡萄膜腮腺热等引起的腮腺肿大。(四)非腮腺疾病如嚼肌良性肿大、嚼肌下间隙感染等。
就诊科室:口腔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