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经常冒虚汗
补充说明:经常冒虚汗
2023-09-07 23: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经常冒虚汗可能是气虚、阴虚、阳虚、湿热内蕴、脾胃湿热原因引起,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患者由于气的固摄功能减弱,会导致津液外泄,从而出现冒虚汗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阴虚
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阴虚患者由于体内津液被消耗,会导致阳气偏盛,从而出现经常冒虚汗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阳虚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阳虚患者由于体内阳气不足,会导致温煦功能减弱,从而出现经常冒虚汗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手足不温、怕冷、精神萎靡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湿热内蕴
湿热内蕴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体内,导致脏腑经络运行受阻,患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脾胃,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和腐熟功能,使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胃胀、胃痛、烧心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清胃胶囊、葛根芩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服用药物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3-09-08 20:3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此外,阳虚亦可见于心阳虚或脾阳虚。症见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治宜温补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