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低怎么补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小板低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素、巨球蛋白血症、脾脏切除术、中药补血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血小板持续低下,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小板输注
通过静脉注射外源性血小板来快速提高血液中血小板数量,适用于急性出血事件。主要用于手术前预防出血或严重创伤后的紧急止血。
2.血小板生成素
通过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血小板,增加体内血小板含量。通常口服给药。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可以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降低血小板计数。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此疗法适合新诊断且无症状或轻度贫血的患者。
4.脾脏切除术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其功能之一就是过滤衰老及病变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脾脏切除术后,这些被脾脏所“拦截”的血小板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使血小板数量暂时上升。该手术常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黄疸等疾病所致的脾肿大和功能亢进。
5.中药补血
中医认为血小板偏低多因气血不足引起,可通过补益气血的中药如当归、熟地黄等药材改善。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保持充足休息,同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确保营养均衡,有利于提升血小板水平。

2025-02-07 09: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