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颅底肿瘤> 颅底肿瘤怎样止痛最有效

精选回答(1)

王睿智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颅内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偏头痛和耳鸣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颅底肿瘤的止痛治疗可以考虑镇痛药物、阿片粉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1.镇痛药物
颅底肿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物缓解疼痛。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受体来减少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它们通常用于轻至中度的持续性疼痛。对于颅底肿瘤引起的轻到中度疼痛,特别是那些无法耐受其他疗法的患者,镇痛药物可以提供短期的疼痛缓解。
2.阿片粉类药物
当颅底肿瘤导致重度疼痛时,医生可能会开具硫酸缓释片、氢溴酸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阿片粉类药物进行治疗。这类药物能够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粉受体结合,产生强大的镇痛效果。它们常用于控制严重的慢性疼痛。当颅底肿瘤引起剧烈且难以忍受的疼痛时,阿片粉类药物可能成为主要的止痛手段之一。
3.非甾体抗炎药
颅底肿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酸钠肠溶片、萘普生钠注射液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此类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组织发炎和疼痛。它们适用于缓解由颅底肿瘤引发的轻至中度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辅助管理颅底肿瘤患者的疼痛,特别是在急性期或手术后。
颅底肿瘤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品,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病情。同时,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剧,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

2024-09-02 10: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阿片中毒

本类中的阿片(opium)、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复方樟脑酊(paregoric)及罂粟碱(papaverine)等为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有效药物,临床应用甚广。阿片俗称鸦片、大烟,主要致毒成分为吗啡,其急性中毒多死于呼吸麻痹一次误用大量或频繁应用吗啡可致中毒。吗啡中毒量成人为0.06g,致死量为0.25g;干阿片的致死量为吗啡的10倍,其口服致死量2~5g。可待因毒性为吗啡的1/4,其中毒剂量为0.2g,致死量0.8g。一次误服大量或频繁服用可致中毒。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物与本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合用时要谨慎。

适用药品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

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创伤性疼痛,外科手术后疼痛及计划生育手术疼痛,中度癌痛,肌肉疼痛如腰痛、背痛、肌风湿痛,头痛,牙痛,痛经,神经痛以及劳损、扭伤鼻窦炎等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用于各种剧烈咳嗽,尤其是非炎性干咳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和咳嗽症状。

羚羊角颗粒

1.高热惊厥、流感、麻疹、肺炎、癫痫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发热、肿瘤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等。 2.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 3.感染性疾病,结膜炎蜂窝组织炎、痈、疖等。

路盖克

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创伤性疼痛,外科手术后疼痛及计划生育手术疼痛,中度癌痛,肌肉疼痛如腰痛、背痛、肌风湿病,头痛,牙痛,痛经,神经痛以及劳损、扭伤鼻窦炎等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用于各种剧烈咳嗽,尤其是非炎性干咳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和咳嗽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