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假膜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怎么办

精选回答(1)

陈芬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擅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尤其擅长小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提问

假膜性肠炎的治疗措施包括停用抗生素、抗艰难梭菌治疗、口服益生菌。
1.停用抗生素
如果确诊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止使用导致腹泻的抗生素。由于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停药后可减少有害细菌数量,促进有益菌生长,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适用于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而引发的假膜性肠炎患者。
2.抗艰难梭菌治疗
针对艰难梭菌感染,可以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剂量并持续用药至症状缓解。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艰难梭菌的繁殖,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适用于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患者,特别是那些经过其他治疗无效的情况。
3.口服益生菌
口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素片等,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够竞争性抑制致病菌附着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同时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轻度的假膜性肠炎或预防复发有帮助。
此外,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可能污染的食物,以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2024-08-26 09: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假膜性肠炎 (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

假膜性肠炎PMC)又称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等。PMC常发生于大手术后及一引起危重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口服洁霉素后,促使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异常繁殖,产生霉素而引起肠道粘膜急性休克性炎症,在坏死的粘膜上形成假膜。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