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后背痛的原因
补充说明:后背痛的原因
a******W 2024-10-17 15: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后背痛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肌筋膜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胸椎管狭窄症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腰椎间盘突出
当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到椎管内压迫神经根时,会引起腰部和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疗法、矫形器佩戴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能需要微创介入治疗如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2.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由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背部慢性疼痛,由于长期劳损、外伤等原因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进而出现水肿、渗出及粘连等情况发生。针对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例如口服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进行抗炎止痛治疗。
3.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容易引起骨折。该病会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从而引起后背疼痛。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常用的补钙制剂有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咀嚼片等。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及其周围关节,可累及全身各系统,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背、颈、臀部疼痛以及关节僵硬。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依那西普注射液、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可用于控制病情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
5.胸椎管狭窄症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胸椎管内的空间受到限制,导致神经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胸背部疼痛、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胸椎管狭窄症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如椎板切除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以扩大狭窄的空间并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但应避免度或扭曲背部的动作,以免加重背部负担。
2024-10-17 15: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分为:膨出、突出、脱出三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本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发人群:20-50岁男性
典型症状: 惧站立,喜依托 腰脊椎疼痛 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 椎间盘退行性变 根性坐骨神经痛
临床检查: 惧站立,喜依托 腰脊椎疼痛 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 椎间盘退行性变 根性坐骨神经痛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